你聽過「愛的語言」嗎?
或許,我們都曾經這樣,在伴侶關係中,從最初的甜蜜絮語,到後來,開始覺得和對方話不投機,覺得對方不了解自己,或者總是讓自己失望。於是,兩人的雙眼望向彼此的時間越來越少,甚至記不清對方上一次讓自己感到窩心或開心大笑是甚麼時候了。
爭吵變得頻繁,或者,根本不爭吵了,關係進入冷若冰淡如水的階段。你還是愛對方,只是相處變得很難。這些爭吵,很多時候,是來自彼此「愛的需求」沒有被滿足。
美國著名婚姻治療師 Gary Chapman,在多年的婚姻諮商經驗發現,在愛情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「愛的語言」,代表自己喜歡被愛的方式。而很有可能,連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歡被愛的方式是甚麼,又怎麼能期待你的伴侶知道呢?
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,有些人善於在生活上製造小驚喜;有些人看到適合的東西就會想要買給對方;有些人在生活上照顧對方;有些則是無時無刻以言語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愛意。
而我們對另一半表達愛的方式,通常也就是我們希望自己被愛的方式。
發現了嗎?或許我們總是給的很多,用我們以為對方會喜歡的方式,卻沒發現,這些根本不是對方想要的。而對方對我們表達愛的方式,可能也總是沒搔到癢處。或者,你期待被愛的方式,伴侶根本不擅長或做不到。於是彼此的甜蜜感,在過了熱戀期後,開始急速下降。
但難道這些,只能靠彼此不斷試錯和爭吵去發現嗎?
在長期關係經營中,我們可以透過四個層面去思考:
你是否知道自己表達愛的方式是怎樣的呢?是否是對方想要的?通常人在表達愛的語言有5種形式,了解自己是哪一種以及自己期待被愛的方式是甚麼,是踏出長期關係經營的第一步。
當你期待被愛的方式,伴侶不擅長或做不到怎麼辦?了解自己「愛的需求」背後的深層需求,如果這個需求對你而言很重要,如何和伴侶討論能用怎樣的方式替代呢?反之亦然。
隨著關係進入穩定期,雙方因為各自的工作型態、人際關係等,可能各自有了新的變化,如何為長期關係引進新元素的同時,兩人還能維持穩定,一同成長呢?這個新元素也包括兩人對於結婚的態度、是否想要有小孩等?在目前的情況,想要有寶寶的女同志需要面對的議題和方法較異性戀更為複雜,這對於長期關係而言,都是一個需要共同面對的變數。
在長期關係的妳跟她,或許已經沒有熱戀期的怦然心動小鹿亂撞,但取而代之的,應該是一份令彼此安心的安全感,妳會知道自己和伴侶對於關係都已經有穩固的忠誠度,妳們已經是一個生命共同體,妳可以相信對方會一起和妳面對生活上發生的困難和挫折,而不是始終惶惶不安的擔心對方是否會劈腿、是否會因為任何理由而輕易分手。
這樣一個安全感的建立,對於長期關係的穩定非常重要,因此很多伴侶會慢慢培養出她們專屬的儀式,可能是兩人不論多累,晚上睡覺前都會撥出時間和對方說說話;也可能是固定周末都會撥出時間陪伴彼此或一起出遊。每對情侶的專屬儀式不同,妳們的是甚麼呢?
一段關係能夠令人滿意的三個元素,就在以上的四個層面中體現:1. 「滿足感」(第一層、第二層),2. 「新元素」(第三層)、3. 「安全感」(第四層)。
妳和妳的伴侶,在長期關係中是怎樣的呢?
了解你和伴侶的愛情課題,一起走更遠的路
透過三大元素檢視你和伴侶的長期關係:「滿足感」、「新鮮感」、「安全感」
擁有10年實務經驗,專長婚姻/伴侶治療、LGBTQ議題的心理師「黃乙白」,將帶給你不一樣的關係經營觀念。認識自己,也認識自己的伴侶,從這裡開始。
報名資訊: http://bit.ly/2Pikbd4
#歡迎Lesbian伴侶一同參加 #3/5前限量早鳥優惠別錯過
【講師】諮商心理師。黃乙白
諮商心理師,執業十年,專長婚姻/伴侶治療、LGBTQ議題,擅長LGBT伴侶諮商議題。加拿大國際情緒取向伴侶治療中心認證治療師,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,亞太情緒取向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理事。一個從空姐變成心理師的六年級女生,兩個小男孩的媽媽。
黃乙白諮商師FB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ighmom40/
【文字整理】 「像我這樣的女生」網站主筆。艾莉絲
數位行銷工作者 / 文字書寫者 / LGBT探索者/ 工作術癡迷者
七年數位行銷工作經驗,目前仍持續前行,喜愛文字書寫的感性與隨意,也著迷於工作管理的理性與效率。未來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沒有名片也能過得很好的綜合工作者。
追蹤我的 FB:Girls Like Me像我這樣的女生
追蹤我的 FB:日日有花
追蹤我的IG:girls.like.me_0901